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铆劲发力 答好高质量赶超发展“新答卷” 建言献策

2022-11-12 08:50:03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开发区开启新征程,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发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立足当前抓推进,创新思路解难题,着眼长远谋发展,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中爬坡迈坎,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图片

产业发展夯实“硬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开发区坚定“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围绕上项目、保服务、抓效益、促招商,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沿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联配套大项目,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坚持做优一产,发展设施农业2000亩,培育农牧民专业化合作社5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坚持落实奶业振兴政策,推动申报中央及自治区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稳步推进农牧业健康发展。坚持做强二产,年内计划培育科尔沁药业、蒙之牛、科牛优选3家企业“升规入统”,将奥亚线缆、恩宝生物、德曼尼智能家居、广顺源食品、蒙鑫羊业5家企业纳入“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并实行重点监测、动态管理,确保做到应统尽统。积极组织指导中建材矽砂、科翔饲料、伟德新材料、汉恩生物、时机天成5家企业成功申报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组织蒙药股份、科尔沁药业2家企业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坚持做大三产,科尔沁文旅综合体、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新雅运动公园正式运营。现有“AAAA级”物流企业1家,“AAA级”物流企业1家。物流运输企业50余家、冷库3家、医药物流2家、快递网点75家。前三季度完成到发货量39.58万吨,营业收入732万元。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也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能。据数据统计,今年开发区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3个,新签约英利光伏组件、天楹风光储氢氨、天恩液流电池等亿元以上项目17个,签约额141.9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89亿元,同比增长80%。

营商环境赋能“软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一流的营商服务环境,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同等重要。今年以来,开发区围绕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重信守信的信用环境、成本优良的市场环境持续发力,真正把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召开政企恳谈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自治区及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制定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1+10”方案。按照“三减一优”要求,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相关指标。制定了4项“好差评”相关制度,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累计收集评价42039条,截至目前无差评。“一次办”办事材料平均减少33.5%,办理环节平均减少20.9%,办理时间平均缩短31.04%。制定《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会商联审制度》《开发区项目管家+秘书制度》,组建政企交流群。截至目前,帮办项目80个,办件数229个,均已建立工作台账,63个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完成。稳步推进“处僵治困”,年内盘活“僵尸企业”27家,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全面梳理优惠政策,依法依规兑现承诺事项,分批兑现蒙牛、德仕等企业优惠政策近1.5亿元。

1020174649.jpg

民生保障跑出“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细做实民生工作,抓好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加强新城区建设管理。推进开发区环卫一体化改革,环卫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本年度新配备工作人员550余人,各种作业车辆140余辆,实现机扫与人工保洁辖区全覆盖,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4820吨。2021年雪后受灾苗木的全部补植工作已完成。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已完成四分类垃圾箱安装小区69个,已安装四分类垃圾箱2026个。加快完善辖区路网建设,共计修建公路6156米。解决辖区雨季排水不畅问题,修复井盖共计1350余个,疏通水管网155余公里,维修污水提升泵6个。成立应急排水抢险队,实施抢险工作15次,出动应急抢险车辆13次,有效保障了辖区居民雨季出行安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户,完成创业家园小区、明珠社区等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完成12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开展住宅物业管理年行动,实现所有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502192927.jpg

不只是市容环境,开发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也持续发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7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98人次,农牧民工转移就业5360人,筹办2022年“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3场,参加企业259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完成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共公开招聘334人。加强开发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切实提升办学条件,实施学校建设项目5个,续建、扩建项目3个。其中,新城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项目已完工,新城幼儿园项目现已完成主体建设,富力小学扩建教学楼项目计划在11月初验收交付使用。推进健康通辽建设,提高辖区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开发区参保人数为45872人,参保率98.8%。特困人员、低保、突发严重困难人群等特殊人群现已全部参保。

图片

爬坡过坎,稳中求进。数据显示,开发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7.9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39.12亿元,同比增长2.7%;第三产业完成67.39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82亿元,同比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4亿元,同比下降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66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125元,同比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519元,同比增长8.1%。

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改善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装备制造、氢能开发和储能装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蒙医药等产业,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主动承接通辽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光伏储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大力推进全员全季全域招商,实施外派常驻招商、产业园委托招商,推动天楹、明阳等企业签约落地。推动2x350MW热电联产、天恩液流电池、英利光伏组件及PACK储能生产、福耀烟道脱硫脱硝改造等产业类项目如期开复工,实施新城区学校、医院、福利园区、胜利北路等新城区“补短板”工程,保障阿利坦三期、碧桂园辽河天辰等房地产项目如期复工。加快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甘旗卡路改造、运达果疏市场垃圾转运站、供热管网等重点城市建设类项目。统筹推进环卫保洁、市政管护、物业管理提质升级,构建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做好就业、医保、社保、助残、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补齐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疾控中心等社会事业短板,进一步打造更高水平的新城区。

踏上新征程,奔向新赶考。开发区上下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任务、具体项目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