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建言献策

2022-07-07 09:20:00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2021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

(一)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组织生活生机与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主题党日制度等,做到真批评、真接受、真整改,同志间感情加深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规范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内生活制度落实的重大意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共召开全体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专题组织生活会3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专题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3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3次。利用微信公众号,每个工作日发布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时事政治新闻等,搭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全面推行“复兴壹号”APP的使用,做到党费账册管理规范,党费支出合理有据,实现党费收缴信息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下,在学习上创新形式、搞活方法,力求出新出彩出亮点。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定期推送“重要论述”“党史回眸”等学习专题文章,已推送80余次、涉及180项内容。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集体学习20次、连续每日集中自学60天。结合建党100周年,开展卫健系统“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载体开展学习,系统全体职工坚持每日登录学习,截至目前在开发区各委办局学习排名情况中,始终保持前两名的好成绩。

(三)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建立完善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召开卫生健康系统以案促改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环境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警示教育大会,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参观开发区警示教育基地,剖析2起通辽市医疗系统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警示卫健全体职工要自觉遵守医疗卫生系统行业行为规范。开展以案促改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环境三会一课,开展警示教育宣讲,让党员接受政治体检,警示全体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利,正确履行义务。

(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促进学习成果运用。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卫健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计划方案。为党员征订各类党史学习教育资料145册,党总支书记到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党史学习教育5次,集中观看6部党史学习教育片和1部红色电影《青春之骏》,集体学习研讨6次。

(五)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化为民服务行动。一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征求座谈会,立足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9项,已全部完成,办结率达100%二是全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巡视整改。通过发布公告、主动联系商户等方式,为2017年4月-2019年自费办理健康证人员退还相关费用,截止目前共退还611人,退还费用93483元。同时优化健康证办理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路次数,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三是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在党旗的引领下,卫健人不分昼夜排查重点人员,不畏寒冷在集中仓核酸采样,从严从紧从实从细抓好集中隔离点管控,新冠疫苗接种,保障“应种尽种”。抗击疫情中,卫健系统上下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二、疫情防控,确保常态化防控不松懈

(一)集中隔离,阻断传播风险。2021年前后启用5处集中隔离场所,共组建25个梯队,153人次医务人员轮流进驻集中隔离场所,共集中隔离管控各类重点人员1204人。留观期间工作人员零感染,留观人员零损伤。

(二)冷链人员环境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由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组成冷链核酸采样小组,按照无假日即来即采工作制度,对集中仓冷链货物环境人员等进行核酸检测。同时,指导第三方单位开展集中仓货物、环境消杀工作,保障辖区进口物品供应链稳定、有序开展。截至20211231日,应检尽检检测样本172863份,进口冷链食品131499份,国产2854份,环境1910份,人员17059,进口货物19541份。截至到1231空间环境消毒40698方米、冷链货物消毒8014冷链运输车辆消毒1318

(三)多点触发监测,健全预警监测机制。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实施核酸检测常态化监测。各行业主管部门上报数据统计,1231日,多点触发监测快递、冷链食品等各类从业人员12780冷链食品16202份,冷链食品、农贸市场高速收费站环境1387份,养老机构从业及养老人员313人,餐饮服务人员1030人,集中隔离点人员303人,重点领域一线工作人员5152人,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人员44人,医疗机构外、集中隔离场所环境1274份,医疗机构新入院的患者和陪护116人,退烧药销售量6615,止咳药销售量4477,抗病毒药销售量4911,抗生素销售量15206多点触发监测和预警工作不停歇,持续监测任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按照要求进行处置和上报。

(四)新冠疫苗接种,保障“应种尽种”。以固定接种点+移动接种点方式,“白加黑、5+2”工作模式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实现进高校、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上门接种,获得全市卫健系统唯一的新冠疫苗接种“特别组织”。截止1231日,开发区第一针次累计接种187907针次(包含3-11周岁),第二针次累计接种179763针次(包含3-11周岁)重组第三针次累计接种8461针次加强灭活针累计接种57230针次

(五)全员核酸检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开发区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储备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人员队伍,开展核酸检测“登记、采、送、运”人员培训,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登记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为实现网格管理、样本采集、样本转运、样本接收、检测报告全程信息化奠定基础。组织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应急演练1,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全流程应急演练1次,全面提升开发区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实战能力。组织辖区各医疗机构进行院感防控培训学习,强化辖区内各医疗机构防控工作人员感染防控专业知识,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线下”培训15次。

三、扎实业务工作,稳步增强基层服务质量

(一)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质量。一是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达标。建立居民健康建档141486人,建档率103.3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90.19%、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10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100%、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7.78%、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100%。共接收到上级下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959.59万元,已全部下拨。二是儿童计划免疫从未停歇。五家医疗机构分时段安排接种工作,在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保证常规儿童免疫不停歇。开发区辖区共出生1981人,建卡及时率100%。开发区基础疫苗接种率已达到国家要求标准。三是健康教育服务不断提升。开展各级各类健康促进活动130余次,覆盖人群53280人,发放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家庭实用工具包、绿色环保袋、等宣传品127万余份。四是妇幼保健服务稳扎稳打。“免费婚检”363对,婚检率为89%;免费发放叶酸1901人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68对。五是计生服务保质保量。新生儿生育登记录入率100%,全员系统信息动态更新率达到70%以上;举办健康家庭促进行动知识讲座3场;“529”计划生育会员日为特扶家庭成员71人进行健康体检;在端午、中秋等节日期间,对48个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进行关怀慰问;六是“一老一小”服务丰富多彩。打造河西街道二号村幼儿园为开发区0-3岁普惠性托育机构备案试点;在居住环境、社区服务等方面对辽河镇新农村进行改造升级,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敬老月活动周期间,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0场,老年健康知识讲座20场,对27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996-100岁老人进行走访慰问。

(二)政务服务便民利民。优化健康证办理流程,及时公示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路次数,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截止1231日,完成新增医疗机构审批16家,医疗机构许可变更28家,医疗机构注销7家,医疗机构延续注册13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119家;办理办结公共场所各类卫生许可282件,发放健康证12188件;办理办结护士注册57件次、护士延续注册25件次、护士变更注册75件次;审批发放计划生育再生育服务证45件。

(三)传染病防治严抓不懈。一是鼠疫防控工作。配合好市地病站全面开展辖区鼠密度监测工作,已完成鼠密度监测6,为各村屯、社区发放鼠药13吨,蟑螂药160箱,毒饵站18000个,毒饵站警示贴30000张,发放鼠疫宣传防护知识手册6万份。是结核病防治工作。截止目前,辖区共发现结核病患者25例,均已规范管理。

(四)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结合爱国卫生月和爱国卫生周,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发放禁烟标识3000张,发放爱卫月倡议书10000份,卫生城巩固提升倡议书5万份。在韵达果蔬市场、创业大道、公厕等路段位置,张贴、悬挂各类标语579。对包联社区主要干道和老区胡同同时进行清雪除障工作,累计动用铲车85台次、翻斗车74台次、钩机12台次,及时确保道路畅通,群众出行安全。

(五)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加强监管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与宣传工作。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宣传2次,将监测工作关口前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二是公共场所现场审核工作。截止目前,共建档立卡辖区公共场所现场审核单位257家,开展卫生健康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单位182家。三职业健康工作。以工业企业尘肺病防控为重点,以服务和培训为依托,全力加强辖区工业企业职业健康防护知识普及率。协助市级卫生综合执法支队监督检查工作,共检查企业32家。发放职业健康宣传手册200余份;完成部分企业尘肺病筛查80人,尚未发现职业性尘肺病。

四、存在问题

(一)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市场主体监管执法难。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由开发区卫健委发放,但执法监管权全部移交至通辽市卫生综合执法局,辖区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存在多头管理情况,致使辖区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从业人员存在审批、监管“两头跑”现象,同时削弱对辖区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监管执法力度。

(二)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由于工资收入较低、个人发展空间有限、行业就业环境宽松等多种因素影响,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技术人才流失,急需的人才难以引进的情况,导致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与群众就医需求有一定差距。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开发区现5家基层医疗机构共167张床位,每千人口0.93张床位,远不能满足新城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无法设立发热门诊,发热患者均由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存在二次传播的风险。

五、2022年工作计划

1.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领域排查管控。规范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加强疫情多点触发检监测和预警,扩大人员环境“应检尽检”范围,积极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建立防疫屏障;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哨点”功能。

2.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资源配置向基层倾斜,扩大与市医院、民大附属医院、附属康复医院医联体合作范围,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全覆盖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结合开发区实际,以重点人群为目标,依托健康巡讲和健康咨询活动,向居民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做实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3.推动医疗项目建设。一是极申请2021年专项资金筹办“滨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推动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站、辽河镇查干卫生院急救分站建设,加入通辽市急救中心及其它应急系统(110119)构建科学、高效的医疗急救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和立项争资力度。推动金域医学检验、北大燕园等医疗领域项目落地开发区,完善和提升开发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

4.强化卫生健康队伍建设。实施开发区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及卫生健康系统编外人员专项管理,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稳定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启动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加快产科和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的培养,推进城乡卫生健康人才均衡发展。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吸纳新鲜血液,增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