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农业旅游体验区来了!就在开发区这个地方→ 建言献策
开发区立足自身实际,坚持不懈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探索生态农业新路径。近日,中航(通辽)鱼菜生态循环农业园项目在开发区辽河镇刘家店村开工建设。该项目依托现代农业科技与生态循环理念,通过“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闭环循环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低碳、可持续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在中航(通辽)鱼菜生态循环农业园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来回穿梭,打桩机同步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滚动式基建、框架搭建等作业。“我们项目一期占地300亩,总投资在1.5到1.8亿元左右,现在我们整体规划建66个大棚,现在已经开挖5个棚,9月份能达到运营条件。”中航(通辽)产城融合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庆龙说。
鱼菜共生系统,作为现代农业的杰出代表,不仅拥有独特的生态平衡特点,还遵循天然有机的生产原则,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据了解,今年年初,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与中航(山东)产城融合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引入中航(通辽)鱼菜生态循环农业园项目,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300亩,计划建设现代科技大棚66座,采用鱼菜共生系统,配套打造智慧循环农业农光互补生产区、农业旅游体验区及蔬菜加工、冷库、后勤物流区,采用“边建设边投产”模式,年内计划完成20座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首座大棚预计8月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座大棚可年产鲈鱼2万斤,有机蔬菜10万斤,单棚年产值150万元,年总产值将达9900万元,带动就业50人。这一循环种养模式让养鱼和种菜实现了“跨界”“牵手”,达到了一棚双收,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共生”。“我们现在是鱼菜共生、以水为媒,我们把鱼的粪便收集起来转换到转换池,然后转变为硝酸盐,之后吸收完在蒜黄区,蒜黄再转换成蒜黄素,我们出来这个水符合饮用标准,然后再打给鱼,就一直循环,不换水、零污染,无重金属。”中航(通辽)产城融合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庆龙说。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以高科技、高效能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开发区紧扣农业科技创新,向“新”而行、向“新”而进,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依托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