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草原腹地崛起电商新枢纽 建言献策
内陆城市发展电商的突围路径在哪里?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拼规模拼特色,立足通辽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探索“陆港联动+跨境电商”模式,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加强电商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形成“产业带+电商”的垂直生态,着力打造内蒙古东部电商产业高地,为内陆开放提供新范式。
在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楼内装修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外围管网施工,预计8月底完成。“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选址在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大楼,现在内部装修基本已完成,目前主要进行外部排水、供热以及网络等方面施工建设。”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龙说。
作为内陆腹地“链”全球的集聚地,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1号楼。中央商务区总占地面积43亩,总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共有4幢商业办公楼。1号楼建筑面积4220平方米,涵盖传统电商区、跨境电商区、综合服务区,并计划设置助农展示、直播孵化、物流服务、会议洽谈等多个业务区域,打造集电商运营、直播孵化、跨境贸易、助农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立足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开发区作为通辽市主城区发展电商的初心远不止于‘内贸流通’,其核心在规划蓝图中已点明棋局,即依托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通辽内陆港,及周边物流企业,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核心,构建跨境电商+保税仓储的黄金赛道,推动本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发区商务局电商股股长李绍华说。
在开发区规划打造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实践过程中,“智慧中枢、绿色基因”是开发区激活产业生态、利用数字化突围的实施路径,依托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产业生态,将吸引全国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及上下游企业集聚,通过精准的功能布局、优惠的招商政策和系统的发展规划,构建覆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塑造、仓储物流的全供应链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与此同时,依托中央商务区区位优势,持续推动通辽肉牛产业、本地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抱团出海”,形成“产业带+电商”的垂直生态,打造成为内蒙古东部电商产业新高地。
“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有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响亮名头,待中央商务区建设完成入驻后,依托先天优势条件,预计3年内可集聚辖区重点电商企业,网络零售额预计可突破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培育本土电商品牌10个以上。”开发区商务局电商股股长李绍华说。
在电商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风口,开发区不断谋求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营模式,通过“龙头示范+政策撬动”破题,充分发挥电商在促进产业融合、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通辽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成立开发区电商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同时创办“通辽电商节”“草原好物直播大赛”等活动,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以电商、物流、产业深度融合为主线,聚力构建协同、创新、高效的电商生态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型消费潜能。
由内陆腹地转向开放高地,近年来,开发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抢占电商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新能源、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良好产业生态圈,以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升级,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