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开发区高质量教育行丨新城实验小学:“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 建言献策
社团课上,国画、合唱、电子琴等校本课程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足球场上,足球小将们一追一赶脚下灵动自如;课间休息,操场上丰富的活动器材等着孩子们来挑战……开发区新城实验小学以“精彩六年、人人出彩”为办学目标,着力打造“出彩教育”学校品牌,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每周五下午,新城实验小学乡村少年宫都格外热闹。书法社团,孩子们在横竖撇捺间体悟文化精髓;国画室里,孩子们透过笔墨感受到国画的魅力;合唱社团,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提升了对音乐审美的感受和表现力。 “我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已经学了三年时间。在这个社团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音乐和合唱的知识。我参加了几次校内外演出和比赛,通过活动让我有机会展示自己,也让我更加自信。”新城实验小学学生李梦莹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满足农村群众和家庭对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新城实验小学以“出彩特色社团”为依托,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专长特点、发展意愿等因素,分年级组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全国科学实验挑战赛“科学小斗士”奖、通辽市第七届师生合唱比赛小学组三等奖、开发区师生合唱比赛学生组二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获得出彩的机会。 “学校借助5800平米的自治区示范性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学生兴趣、老师特长,开设了20余门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了创意纸浆画、国画、版画、沙瓶画、剪刻、舞蹈、合唱、口风琴、手风琴、电钢琴、电子琴等校本课程,孕育了一批兴趣广泛、特长鲜明的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区新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旭红说。 每天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新城实验小学的足球场就开始热闹起来,皇家马德里基金会通辽足球学校的小队员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慢跑、热身、踢球。体育社团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跳绳、障碍跑、打排球,整个校园活力满满。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学校推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出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兴运动齐头并进,为学生们多元化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办学特色是教体融合顺应时代,寻求学校创新发展。以全国足球校园、皇家马德里基金会通辽足球学校为平台,推动学校足篮排冰四球共同推进。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学校全员开展足球课程,让学生真正爱上足球。我们在每年主任杯足球赛上年年获得冠军,两年获得男女双冠军。”开发区新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旭红说。 课堂教学是“双减”落地见效的关键,师资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新城实验小学聚焦“提质、增效、赋能”,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日巡课+周汇总+月检查+学期综合考评”督查模式,依托“青蓝工程”计划,建立优秀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导师带徒机制,通过课堂指导、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持续不断地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效率、强化质量监控、助力教师发展,打出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出彩教育“质量拳”。 “新城实验小学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精彩六年、人人出彩为办学目标,着力打造出彩教育学校品牌,创新推进数字型校园、科技型校园,夯实出彩素养课堂、出彩艺术课程、出彩体育课程、出彩特色社团、出彩创新实践五位一体的生态课程体系,构建全领域学习场景,打造出彩生态课程群。”开发区新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崔旭红说。 为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新城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将“精彩六年、人人出彩”办学定位融入课堂、校园,更渗透到每个乡村娃的心坎里,突出“补短提质”,坚持“软硬结合”,发挥“优势特色”,在办学基础条件、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素质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样板,焕发乡村教育崭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