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开发区高质量教育行丨通辽红军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建言献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辽红军小学依托全国红军小学大家庭,以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将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红小孩”在活动中赓续红色血脉,书写新时代美好未来。

走进通辽红军小学,革命标语、红色基因宣传长廊、“托起明天的太阳”等一系列红色元素,帮助师生感受历史,接受红色熏陶。在四年一班课堂上,一堂形式特别的语文课正在开展,老师结合教材中的红色经典篇目,带领学生们从革命视角着手,引出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给出答案,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碰撞观点,让红色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升华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在情感和深度理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课深入挖掘思政目标,做到课课思政,向同学们传递红色精神,培养家国情怀,践行责任与意识,鼓励实践和创新,为培养优质的红小少年不断努力。”通辽红军小学四年一班语文教师才政说。
“我们率先提出课课思政,在每科每课的教学中均预设和落实本课所涉及的思政目标,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落实在五育并举教学过程中。”通辽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于春来说。
从外在视角观看,从内在层面加力。为了让“赓续红色血脉,争做红色传人”的理念根植于每名学生心中,通辽红军小学以“大思政课”建设作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课课思政”的方式重构课程架构,引导学生以学习为基石,通过专注课堂、广泛阅读夯实知识储备,以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等方式,培育社会责任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校训,“勤俭和善,守正创新”的校风,“教学相长,五育并举”的教风和“博学善思,全面发展”的学风,浸润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我每天坚持学习,遇到难题不放弃,就像红军战士克服困难一样。我要成为爱祖国、爱学习、爱帮助他人的新时代少年,课堂上专心听讲、学好知识,长大建设国家。”通辽红军小学学生王天睿说:“我认为在学习中应该践行红色精神,勤奋学习,不怕困难,遇到困难时也不轻易放弃。”通辽红军小学学生刘洛含说。
而这仅仅是通辽红军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的一隅。在“每天升起一面五星红旗”的爱国行动中担当光荣的升旗手;在红色宣讲课堂上聆听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在红色思政文化长廊了解革命斗争历史情境;在“红色阅读吧”参加红色读书会;在“井冈山”环保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小红军”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辽红军小学充分挖掘、整合蕴含在学科中的红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老区精神等有机渗透到课堂中去,利用少先队课、班会课、每逢具有纪念意义节日的活动作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红色文化融入师生血脉,让红色教育熠熠生辉。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将坚定传承红色基因,扎实践行立德树人,认真落实五育并举,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孩子们自信、向上、团结的意志品质,让我们的孩子在不同的年级,乃至影响今后不同的年龄段,要做到干啥像啥,实现优质自己、精彩一生成长目标。”通辽红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于春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