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家门口“健身圈” 圈出幸福感 建言献策

2024-09-03 15:30:15

全民健身是市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保障,合适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则是全民健身的基础。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不断增加、完善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活动有场所、健身有器材、运动有指导、赛事在身边,正成为开发区居民生活的新常态,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图片

在河西街道红光社区明珠小镇小区刚刚投入使用的“百姓健身房”,功能区域布局明确、分区合理,跑步机、动感单车、力量训练器材等一应俱全。不少业主在跑步机上跑步,利用器械做力量训练。相比商业健身房,百姓健身房虽然规模相对小一些,但各种功能一应俱全,按照有氧器械不少于9台、力量器械不少于7件、智能化管理系统不少于4件的标准配备打造,满足了周围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小区挺好,还有健身房有利于我们老年人健身,都挺好,我们都挺满意的。”河西街道红光社区明珠小镇小区居民刘秀莲说。

图片

近年来,百姓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为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开发区不断增加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供给,打造了河西街道红光社区明珠小镇小区开发区首个“百姓健身房”,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共享的室内健身服务。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坚持便民原则,科学设置选址标准,持续搭建社区体育公益服务平台,引入社会力量负责“百姓健身房”建设运营,组建志愿者团队参与“百姓健身房”服务,将“百姓健身房”打造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的重要平台,持续满足广大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

图片

“百姓健身房”是开发区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的一个缩影,开发区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对已有的健身场所进行改扩建,增建小微、综合型的社区健身设施,合理布局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打造高质量的“15分钟健身圈”。今年68岁的戴明海老人家住新城街道水域蓝湾社区,每天他都会到家门口的公园会会老伙伴、打打牌。“公园建设得挺好,老头老太太玩挺方便,我家就在水域蓝湾小区,这边条件好,每天都有一二百人来玩。”新城街道水域蓝湾社区居民戴明海说。

图片

有了硬件“场地”,还要有软件“服务”,开发区持续夯实全民健身的群众基础,积极打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城市环境,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了开发区职工运动会、城市趣味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形成年年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季季有全民健身比赛、月月有单项全民健身活动,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活动所发挥的全民健身带动效应逐年提升。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有通辽市全民健身中心、市民公园、市民广场、新雅运动公园等百余个体育运动场地,并在公园、游园、小区、乡村等地配备各类健身器材,健身队伍达133支,社会体育指导员360余名,开发区98%的行政村建有体育活动场所,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健身需求,“15分钟健身圈”的便利惠及了更多群众,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不断拓宽。

图片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