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体育+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城市“新名片” 建言献策
今年,第二十五届8·18哲里木赛马节将在开发区科尔沁那达慕文化体育中心举行。如何让体育“流量”变为文旅“增量”,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发区立足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培育“农业+商业+文化+体育+旅游”新业态,发挥赛事集聚效应,做好“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开发区、来到开发区、爱上开发区。
在辽河镇米家农业科技园内的通辽牧勒研学实践基地,教师正在带领前来参观的小朋友沉浸式体验古法扎染技术和国潮手作等不同的研学项目,让小朋友在了解文化、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陶冶情操,扩宽视野。“我们室内项目主要以传统手工为主,像来到这边的游客可以体验到像古法扎染、国际印刷、皮影戏、非遗漆扇、古法织布等项目。”通辽市牧勒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研学教师宋一诺说。 米家农业科技园总面积975亩,是一家集特色果蔬生产、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园内建设大棚86个,其中暖棚63个、春棚23个,目前,园区内暖棚由山东寿光蔬菜协会运行,主要以种植西红柿和西瓜为主。今年,米家农业科技园投入100万元改造提升暖棚22个,并在园区内规划20亩土地,与牧勒研学实践基地共同打造“一米菜园”模式进行推广,可以让家长陪同孩子认领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园,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田园生活。 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特色旅游魅力彰显。近年来,辽河镇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花旅”融合新模式,打造“花间悦来”旅游品牌,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在平安堡村庆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春到夏,这里以花为约、以花为媒,将赏花与发展旅游、民俗文化、农家餐饮等紧密结合,让乡村旅游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吸引了众多游客纷沓而至。“感觉弄得挺好的,花的品种也挺多的,还有各种动物园、陶瓷制作这种特色,推荐大家都来,感觉这是一个和家长还有朋友们都适合一起来的地方。”游客李一凡说。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文化资源还有农业资源,将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研学培训、餐饮娱乐和特色采摘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农业园区。”通辽市庆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鹏程说。 体育搭台、文旅助阵、经济唱戏。开发区找准“农业+商业+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点、结合点、核心点,在挖掘整合体育活动、乡村文化、生态资源、旅游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积极推动体育、旅游、生态、文化、健康、经济等互促共进、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